您现在的位置: 过敏性紫癜 >> 疾病病因 >> 正文

这平淡又不平常的平凡时刻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-9-3 13:18:37

怀孕的时候,我想得最多的是,宝宝一定要健康,为此,时有焦虑。

因为,我年纪不小了,妥妥的高龄产妇。

此外,孕期一直失眠;孕五个月的时候流感来袭,再怎么注意,还是发了个低烧;孕24周的时候发现有妊娠糖尿病;孕28周的时候发现胎盘有血池,并且每个星期复查都在长大,被医生提醒住院观察,有先兆早产迹象,期间因为咳嗽严重,吃了两个多星期的中药;后期检查的时候发现有高血脂,等等。所以每天五六种胶囊和冲剂伺候着,并且严格控制饮食,左手食指被扎得N个针孔。

所以,我一直担着一颗心,而到临产前两三周,担心尤甚。

所以,当漫长的彻夜疼痛之后,看着放在我肚子上的二宝,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检查她的全身,没有胎记,OK!没有任何肢体问题,OK!真的是笑出声音来的那种欣慰。

彼时,我绝没有想到之后发生的事情。

闭上左眼,用右眼看天花板,总是不出意外地能看到一小片类似蜘蛛网的漂浮物,另外点缀三个与同心圆一般的小黑点。问度娘,说是玻璃体浑浊,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。我的,许是哭多了,眼睛受伤了。

上班给学生备考续写时,让他们积累一些“花式”表达,其中有一句“bethrownintotheoceanofsadness”,私下总让我觉得有些矫情,但现在明白,艺术源于生活。

6月11日上午8点47分,二宝来到了这个世界,看到她胖胖的小脸,心瞬间柔软。她与姐姐不同,姐姐来到我身边的时候,一副强悍刚毅,无所畏惧的样子,吸气奶来分外有力。二宝却有一股让人心生柔软的气场,很温柔,但是自有一股生命力旺盛的模样:刚出生就拉了一泡胎便在我肚子上:),下午,就被她吸出了自己的口粮。然后,有规律地2-3个小时一顿吸吮,有规律地拉胎便,解小便。晚上偶尔啼哭,更多地是吃饱了睡,睡醒了吃。

小北说:取个“睡睡”的小名,不错吧!我只是笑。

原以为可以这般岁月静好直到出院。

6月13日,护士照例给二宝测量体温,第一次是上午9:00左右,36.4°C;到中午12:00左右37.6°C,物理降温之后一小时,测,37.8°C。护士说宝宝要送到新生儿监护室观察。猝不及防,我一阵慌乱。小北因为工作的事情在回浦江的高速上,旁边只有月嫂阿姨,此外无人可以再商量。月嫂阿姨提醒我先给宝宝喂完奶再说。轻轻抚摸着二宝的头发,看她用力吸吮的模样,莫名心酸,要分离一天啊,她肯定会哭吧,不要吃奶瓶怎么办?那时的我觉得一天就很漫长,哪里料得到分离的时间要近一个月呢?

宝宝被送去了新生儿监护室。月嫂阿姨带了一张纸让我回来签字,并告诉我医生说下午两点半要家属谈话。

坐在轮椅上,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,如同在水底穿行,脑袋一片空白,耳边原本应该嘈杂的声音似被隔离,眼之所及的一切都已变形。

在等待室,呆呆地坐着,手足无措。医生先是让我签知情书,上面列举了一些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:身上会因为扎针等出现瘀伤等等;要进行腰穿,可能会失败,以及其他一些风险。麻木地签了。随后看了宝宝的病情检查报告,除了CRP超敏反应蛋白12点多,其他都好。但是出生时羊水三度浑浊,胎儿宫内窘迫,新生儿败血症这些字眼如针一般刺痛我的双眼。眼泪不由自主地冒出来。又告知了一些治疗风险。几乎就要控制不住自己失声哭出来。颤抖着签完字后医生让在知情书上加上丈夫联系方式。我特意嘱咐了一句:“我丈夫这两天经常开高速,有情况请不要通知他。”但是三点多的时候,高速上医院的电话,急得他在应急车道上停车打“二宝怎么了?怎么会这样?”

他也慌了。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给儿保的表姐打了电话,大致了解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,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,会不会有后遗症等等。查百度是一件很虐心的事情,想了解,也怕了解的偏颇了,看到一些可能的问题,泪如雨下,宝宝才那么小……

月嫂阿姨劝我莫哭,眼睛会落下病根。可是这悲伤慌乱哪里能抑制呢,两天之后,眼睛就开始酸胀疼痛。

小北说,宝宝得改名字,不能叫“睡睡”了,叫宝宝。我说好。这狗屁小名!妈妈要给你取个特别适合你的大名。

6月15日上午,原本应当是和宝宝一起出院的日子。小北来接。医院电话“血小板下降,从15万下降到9万,腰穿不成功,细菌全身感染,所以抗生素已经用上,体温控制住了,细菌培养已经在做,端午后会出结果。”我茫然地看着小北瞬间严肃的表情,一切又开始模糊,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挤更多的奶,这样,宝宝至少会喝到有抗体的初乳,身体会好一些。

然后就开始了焦急等待孩子消息的挤奶的日子。每逢周一、三、五可以在下午14:41-15:20医院打电话,咨询孩子的情况,而这个电话往往要打十几二十遍才能打通。因为二宝是被隔离的,见不到面。期间,我的右眼开始看到黑斑,左眼开始长麦粒肿,长完上眼睑长下眼睑,反复循环,到现在还没有好的意思。

6月18日周三血小板、大便、黄疸、体温都正常;血培养结果—表皮葡萄球菌感染;颅内感染可能性小,无须再次腰穿;医生说大约一周后可以出院。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,6月24日可以出院,感觉看到了曙光。

6月22日周五体温、血小板、黄疸正常;体重克,吃奶量每次72ml,一日八次。

6月25日周一体温、血象、黄疸正常;体重克,吃奶量每次73ml,一日八次。

6月27日周三体温、黄疸正常;停用抗生素;体重克,吃奶量76ml,一日八次;中性粒细胞低,0.6,医生说大于1才可以出院,否则很容易感染。

6月29日周五体温、呼吸、黄疸正常;体重克,按需哺乳;中性粒细胞周四的时候下降到0.2,周五0.3,诊断为粒细胞减少症,床边隔离。

7月2日周一体温、呼吸、黄疸正常;体重克,吃奶量76ml,一日八次;粒细胞0.4,住院观察。小北和医生面对面沟通,得以见到宝宝一面,睡得很安稳的样子。

7月4日周三体温等都正常;体重克,吃奶量78ml,一日八次;粒细胞0.3,医生说观察到周五,若依然没有上升,请儿保血液科医生会诊。

7月6日周五体温等都正常;体重克,吃奶量80ml,一日八次;医生会诊的结果是给宝宝打升白针,看看宝宝的骨髓情况,如果能上升,自然是好消息,但是打了针之后一段时间,粒细胞依然会下降的,到时候要随访,观察血常规。如果不能上升问题就麻烦了,那应该就是比较严重的病了。医生担心我紧张,安慰我,也答应我第二天给我打电话,告知我宝宝的情况。

7月7日周六傍晚五点左右接到医生电话,告诉我粒细胞达到了7.4,还需要再打一针,看看第二天的情况。

7月8日周日医院电话,熟悉的,告诉我粒细胞已经偏高了,孩子可以出院了。当然是让人高兴的消息,但是这令人欣慰的消息背后隐隐让人担心—毕竟孩子接下来粒细胞还是要下降的,在医院,有医生在,回家了,隔离能不能做到位还是一个提心吊胆的事情。

7月9日周一宝宝出院。办理出院手续之前特意准备一些问题咨询医生,包括孩子洗澡的频率、房间消毒频率、室温几度为宜等等。看到宝宝的血象单子,白细胞偏低、血红蛋白偏低等等。医生说宝宝新生儿贫血。随访时间为周四。

7月11日周三拜托同学抽了个血常规,白细胞正常,中性粒细胞1.1,下降了但是数值还好。

7月13日周五儿保汤永民教授处随访,白细胞正常,中性粒细胞0.93,下降了,小北当即就说如果要住院,我们就住院吧。之后给汤医生看了宝宝,说孩子喉咙有些发炎,鼻子有点塞住,新生儿没什么药可用,嘱咐细心照看,下周随访。

……

关于为什么宝宝会在6月25日之后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,也询问了表姐和医生,他们的意见大致相同:考虑之前的细菌感染和抗生素治疗造成了宝宝骨髓抑制。恢复时间,得看不同宝宝的体质。(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因为考虑到升白针是有效的所以可能性不大。)

宝宝,加油,妈妈爸爸相信,你一定可以的。下次随访,期待好消息。

就当是,你渡了一个劫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tv-vo.com/jbby/12242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最新文章
    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过敏性紫癜版权所有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