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过敏性紫癜 >> 疾病发病率 >> 正文

六旬老人炎性乳癌入院,病理却是这种血液肿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-9-28 16:10:09
炎性乳癌,本来就是一种罕见的、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。炎性乳癌典型的临床表现,为全乳弥漫性肿大,乳腺1/3或以上面积皮肤的出现水肿(橘皮征)、红斑,病变皮肤的皮温增高,肿瘤的边界触诊不清。癌细胞阻塞皮肤淋巴管,导致其引流受阻,是炎性临床表现的基础。其病程发展迅速、早期发生转移、预后差、死亡率高。但是,出现同样临床表现、诊断却是另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疾病,就更加罕见了。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个病例。病例分享患者女性,68岁,主诉发现右侧腋窝下肿物2月余。这个面容和善的老太太,说她之前去南方儿子所在的城市帮忙带小孙子,两个月前突然摸到右侧腋窝下有个小肿物,也没在意,前两天和老伴儿决定回家,坐了两天48小时的火车,觉得右胸在途中[发炎]」了,「突然就肿了,就像上火了似的。」病史:患者在两个月前,无意中发现右侧腋窝下出现一肿物,大小约2×3cm,自觉肿物无明显增大。一个月前发现右侧乳腺出现局部发红、肿胀,而未触及明显肿物。患者自觉无疼痛、发热。医院行乳腺及腋下淋巴结彩超,分别提示:1.「右乳炎性改变,建议右腋窝淋巴结活检」2.「右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,右侧乳房软组织水肿样改变」。查体:右侧乳头内陷,右侧乳房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,皮肤红肿,皮温增高,不伴压痛。双侧腋下及双侧锁骨上均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,质硬,边界欠清,形态欠规则,活动度较差,无触痛。入院后查乳腺及腋窝淋巴结彩超,结果如下:行乳腺钼靶,提示:「考虑右乳炎性乳癌可能性大,右腋下多发实性肿大淋巴结,考虑转移BI-RADS4C类」。肿瘤标志物中,铁蛋白提示异常增高:.1ng/ml。在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都提示炎性乳癌的情况下,我们决定先做右侧腋窝淋巴结及右侧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。活检结果:右侧腋下淋巴结及右锁骨上淋巴结结构破坏,代之以弥漫增生的异型淋巴结细胞,核分裂多见,间质血管丰富。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,考虑EB病毒阳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。确诊之后,医院继续治疗。而此时,距离患者发病,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。讨论非常令人难过的是,炎性乳癌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都很差强人意。统计数据显示,炎性乳癌在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后,五年生存率约为25%-48%。而外周T细胞淋巴瘤(PTCL)的预后情况,在总有效率高达60%-70%的CHOP方案治疗下,五年生存率才仅仅为25%-35%。虽然只通过一个病例,我们难以得出很有说服力的结论,但是在此案例中,还是有值得我们讨论和思考的地方。1.大多数炎性乳癌患者的发病过程,是直接发生乳腺的炎性改变,也就是说,最先出现的体征大部分都是乳腺的红肿、发热,伴或不伴有乳头内陷、患侧乳房的橘皮样改变。而此案例患者是最先出现淋巴结肿大的,且较长时间后才出现乳腺的炎性表现。而单纯的淋巴结肿大往往最容易被患者忽视,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。其实不仅仅是患者,就连我们在看到她炎性乳癌的体征后,都忽视了她自述其实最先出现淋巴结肿大的事实。通过此案例,我们或许可以用鉴别诊断的思维方式,考虑是感染或者淋巴瘤。2.患者自述有旅居史。她是从中国北方城市,旅居到中国西南城市的(为了不引起地域黑,就不具体说是哪个城市了),而发现淋巴结肿大是在旅居后发生的。虽然不能完全确定,她感染EB病毒是在南方,但是我们可以有依据的猜测,旅居南方是导致感染EB病毒的可能性很大。根据患者的叙述,她是在旅居南方后出现淋巴结肿大,而南方相对于北方来讲,感染EB病毒的可能性更高。通过此案例,我们或许对于旅居或旅行后出现的淋巴结肿大,产生足够的认识,多想一步:「也许可以考虑是感染呢?」3.该病例的超声图像与炎性乳癌的图像几乎一致:乳腺皮肤层、脂肪层增厚,回声增强,腺体层结构紊乱,内可见缝隙样无回声,符合软组织水肿的表现。而恶性淋巴瘤的特点,为淋巴结血流信号是所有肿大淋巴结中最为丰富的,此案例患者,腋下肿大淋巴结血供十分丰富,有此特征。在辅助诊断的鉴别诊断中,也有一些参考价值。最后,我觉得,如何在不容置疑的体征面前,对患者叙述的病史和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判断,还需要很多学习和思考。排版:刘海洋投稿:liuhaiyang1

dxy.cn题图来源: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tv-vo.com/jbfbl/1242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最新文章
    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过敏性紫癜版权所有

    现在时间: